Baird Suruga Bay Imperial IPA
8.5% 360ml
IBU: 90
熱量估計: 229.5 kcal
建議飲用溫度: 8°C
裝瓶日期: 2014/4/14

P1060112  

和許多後來投身釀酒工作的人一樣,Baird Brewing創辦人兼首席釀酒師的Bryan Baird,也是在適飲年齡之前就開始接觸啤酒。不過一直到大學畢業為止,他大抵還是以和橄欖球隊的隊友們一同暢飲商業啤酒為主。

大學畢業之後,曾修習過現代日本史,而對日本深感興趣的他,終於造訪了日本,並在大阪以英文教師的身份謀生。在日本待了三年之後,他再度返回美國,並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的高等國際研究院(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, SAIS)主修日本研究。

在重返美國的這段期間裡,他的啤酒視野,逐漸轉向當時正開始興盛的美國精釀啤酒。而身為日本研究者的他,也沒有忽略1994年酒稅法改正,將酒廠每年最低釀造量由2000公秉,調降至60公秉,被稱為「地啤酒解禁」的重要事件。於是在1996年他重返日本,獲得了酒友兼人生伴侶Sayuri之後,兩人便毅然決然投身釀酒事業。先前並沒有釀酒經驗的Bryan,為此特別返回美國,參加美國釀造公會(American Brewers Guild)舉辦的Craftbrewers Apprenticeship Program,並進入Redhook Brewery實習5週。

然而,在Bryan與Sayuri回到日本之後,等待著他們的,卻是已經逐漸疲軟的地啤酒風潮。因此,對於2000年3月在靜岡縣創辦Baird Brewing,同年7月開設沼津魚市Taproom pub的Baird夫婦來說,事業的起步也格外艱辛。加上Baird初期產品全為頂層發酵啤酒,適飲溫度稍高,又採桶內二次發酵,不過濾而顯混濁,與當地民眾對啤酒的印象格格不入,又增加了推廣的障礙。儘管如此,在他們的努力推廣之下,Baird Brewing仍逐漸培養出一群忠實顧客。

創辦之初,雖然Baird Brewing單批30公升的產量堪稱日本最小,又缺乏裝瓶線。但為了謀生,Baird夫婦還是努力向縣外以keg形式發送啤酒。到了2003年,他們終於有餘裕將產能擴充至單批250公升,並添購了裝瓶設備。而他們和平面設計師西田榮子的合作,也自此開始,並持續至今。而瓶裝產品的發行,更進一步帶動了Baird Brewing的品牌能見度與業績成長。2005年,酒廠新設了批次產量達1000公升的廠房,並自2008年開始,一方面在東京的中目黑、原宿與橫濱設置Taproom pub;一方面將啤酒出口至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紐西蘭等地。而2014年6月啟用的修善寺酒廠,批次產量更進一步達到6000公升。使Baird Brewing成為日本前幾大的精釀啤酒廠了呢~

Bryan自承最欽敬的業界先進,是Anchor Brewing的Fritz Maytag,與Sierre Nevada Brewing的Ken Grossman。這也反映在他自己的釀酒哲學上。他認為好的啤酒,必須具有味覺深度,卻又平衡易飲。即便是Imperial IPA,他也認為Imperial IPA不應該像是刺激的酒花精油,或添加更多啤酒花的Barley wine。

於是,這款以駿河灣命名的Imperial IPA,雖然一如Baird的習慣,以地板發麥的英國Maris Otter淺色麥芽為主,搭配Pilsner、Caramel麥芽,以及調色用的烤大麥。但卻有15%的糖量,來自素焚糖與砂糖,因此酒精度雖到達8.5%,酒體卻不顯厚重,加上5%具辛香的裸麥麥芽,更豐富了麥芽風味層次。

固定使用5種啤酒花(本批為Simcoe、Chinook、Nelson Sauvin、Summit & Citra),並冷泡啤酒花兩次的它,在開瓶的當口,便迸發出松針、葡萄柚、杏桃、芒果等奔放的酒花香氣,佐以少許餅乾、麵包感。入杯後香氣調性大抵一致,但更顯厚實甜美,而有柑橘、鳳梨,甚至少許香蕉感。酒液呈深琥珀色,略顯混濁。含氣量中等,酒帽細密持久。

酒體中等,入口仍先帶出松針、鳳梨、芒果等啤酒花風味,間以酯類果甜感,再帶出芭樂、葡萄柚等稍具澀感的啤酒花風味,最後收結在Maris Otter與裸麥建構的黑麥麵包風味上。升溫後酵母酯香,以及黑麥麵包感均更為明顯。尾韻則頗為平順,稍帶芭樂氣息與松針感。

雖然是一款酒精度達8.5%,IBU達90的Imperial IPA,但在Byran Baird的釀酒哲學之下,Suruga Bay Imperial IPA卻是一款啤酒花香氣風味如煙火盛放,卻易飲不過激的啤酒。喜歡美式酒花風味的朋友,可別因為是日本啤酒而錯過囉~

未成年請勿飲酒-400  

arrow
arrow

    LastRi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